今天是:

最新团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团讯 >> 正文

以“三千实践工程”为重点的志愿服务工作

发布日期:2015-11-03    作者:     来源:     点击:

萍乡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下设外语系青协分会中文系青协分会数学系青协分会机电系青协分会、教育科学青协分会计算机系青协分会、材料与化工青协分会经管系青协分会政法系青协分会体育系青协分会,艺术系青协分会11个分会,注册志愿者2000多人。近年来,在校团委的领导下,萍乡学院青年志愿者工作坚持“立足学校,服务社会”宗旨,弘扬“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校园内志愿服务精神蔚然成风,青年志愿者活动蓬勃开展。萍乡学院志愿者的身影出现在萍乡市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服务涉及文化、交通、公益事业、社会服务等内容,进一步扩大了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影响,树立了青年志愿者的良好形象。

三年来,我校先后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重点团队、“全国无偿献血工作促进奖”、“全国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单位”、“全省五四红旗团委”、“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无偿献血工作促进奖”、“全省青年雷锋岗”、“全市五四红旗团委”、“全市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萍乡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萍乡市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殊荣。

以实施“三千实践工程”为重点,严密组织、深入引导,促进大学生奉献意识不断提高

1.千名大学生献爱心共建和谐校园近三年来,我校共组织3000名大学生参与到无偿献血的工作中,累计献血总量90多万毫升。大学生在无偿献血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奉献的快乐,提高了奉献的意识。学校每年都会组织1000多人次志愿者到萍乡特殊学校、萍乡市爱心园、湘东特殊学校、芦溪特殊学校开展“大手拉小手,关爱特殊儿童”活动。

2.千名大学生进社区共创文明城市。近年来我校与市交警支队、市城管支队、安源区、开发区等单位联系,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教育”、“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2014年,我校派出5000多人次志愿者开展文明劝导、交通协管和四进社区活动,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3.千名大学生走村串户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积极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的作用,近年来我校与麻山镇幸福村、上埠镇山口岩村、长丰乡磨桥村、琴亭镇斜田村、白马村等开展了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通过“三下乡”等大学生实践实践平台,捐建爱心图书室,资助贫困学生,组织大学生到农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普及农村科技知识等;通过调查研究、给村里献计献策,为农村的长远发展服务。同时,我们每年还定期组织一大批志愿者到农村小学开展义务支教活动,如外语系志愿者到白源小学、麻山小学义务支教;艺术系志愿者到台州小学义务支教;机电系志愿者到南坑小学、芦溪小学义务支教;数学系志愿者到楼下小学义务支教;中文系志愿者到六市中心小学义务支教。

以创新活动载体为中心,夯实基础、确保实效,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在以“三千实践工程”为重点的同时,我们还在校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志愿服务活动。一是开展“青春银丝带行动”,结对帮扶离退休教职工,开展卫生扫除、服务老协活动等志愿工作。二是开展“青春绿丝带行动”,组建了校园文明卫生督查队,定期开展清理校内小广告、校内卫生死角活动。三是开展“青春青丝带行动”,结合“3.5学雷锋日”和“12.5国际志愿者日”,将每年的3月和12月定为“青年志愿者集中行动月”,同时,组织青年志愿者积极服务迎新、校运会、校园招聘会以及其他重要活动。四是开展“青春红丝带行动”,召开青年志愿者工作表彰会,表彰一批雷锋班和优秀青年志愿者,号召大学生继承优良传统,争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新时代青年。五是开展“青春黄丝带行动”,利用爱心超市、爱心中转站、心理恳谈室等平台,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心理困惑学生,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以落实各项机制为目的,规范要求、严格考核,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把社会需求、学生需要和人才培养作为考核评价的核心,将学生的社会实践锻炼纳入奖助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比细则中。特别突出了培养和考核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品德表现、创新能力、发散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引导大学生自觉投入志愿服务,确保实践的实际效用。

以“三千实践工程”为重点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对我校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磨练意志、锻炼能力、锤炼品格、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对改进和创新我校基层党建工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校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对所学理论进行检验、运用甚至发展,从而使自身能力得到了提高

(共青团萍乡学院委员会)



上一条:校团委致力于打造“传递青年正能量”的微信公众平台
下一条:我校“四个融入”引导青年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