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驱的红色家书是指引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一盏永不熄灭的灯。校团委官微推出特别策划“诵读红色家书 学习党史知识”专题,通过诵读红色家书,深情触摸红色历史,深刻感知红色文化,深挚礼赞革命先烈,以昂扬的精神面貌为建党百年献礼。
人物简介:
韩伟(1906-1992),湖北省黄陂县(今武汉市黄陂区)人。一九二二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一九二四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六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战士。参加了北伐战争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一团排长、副连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纵队教导大队中队长,第二纵队四支队十一大队大队长,红二十一军第二纵队五支队支队长,福建军区独立第一团团长,独立第八师师长,军区参谋长,红三十四师第一〇〇团团长。成为红三十四师硕果仅存的一员。参加了长征。
红色家书:
学习党史知识(十)韩伟临终遗言
“湘江战役,我带出的闽西子弟都牺牲了,我对不住他们和他们的亲人……我这个将军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我活着不能和他们在一起,死了也要和他们在一起,这样我的心才能安宁。”
家书背景:
1992年4月8日,韩伟将军去世。临终时,他对儿子韩京京说:“湘江战役,我带出的闽西子弟都牺牲了,我对不住他们和他们的亲人……我这个将军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我活着不能和他们在一起,死了也要和他们在一起,这样我的心才能安宁。”韩京京回忆:“父亲生前多次嘱咐,去世后将其送到闽西安葬,要以这样的方式,用自己的遗骸来告慰这些无名烈士的家乡父老。”而这里也曾是他带领6000名年轻闽西子弟踏上长征路途的出发地。1992年4月8日,韩伟将军作为一〇〇团最后的幸存者,走完了人生的旅途。遵照将军的临终遗嘱,1992年8月,韩京京专程从北京把将军的骨灰送到闽西革命公墓安放。
党史知识:“萍乡一带,我路熟,让我当前卫吧”
韩伟,1906年2月10日出生在湖北黄陂粮房湾,1921年在安源煤矿修理厂当学徒,参加工人补习学校和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7年9月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韩伟不仅走上了革命道路,而且革命道路的起步阶段就在毛泽东身边。
在秋收起义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即没有赶上南昌起义的武汉警卫团。参加秋收起义的武汉警卫团,此时番号已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韩伟任第一团三营九连一排排长。
秋收起义失败后,韩伟所在的九连损失很大,连队干部基本牺牲,战士也只剩下10来名。劫后余生的韩伟带领幸存的战士,准备到浏阳县找毛泽东。此前,韩伟已认识了毛泽东。
韩伟是在1922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中开始走上革命道路的。1924年,他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入团后,韩伟来往于安源与长沙之间,为毛泽东、蒋先云、李立三、刘少奇等人传递信件。1926年,韩伟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韩伟带领战士赶到浏阳县文家市里仁学校操场时,看见许多官兵正在听毛泽东演讲。
“排长,站在台上的是你给送过信的毛委员吗?”战士马炎拉了拉韩伟的袖子问。
“嘘!”韩伟说,“马炎,你别说话,快听毛委员演讲。”
毛泽东摊了摊手说:“怎么办?我们的起义失败了。散伙吗?大家不赞成。继续执行省委的决定攻打长沙嘛,分明是拿着鸡蛋碰石头。我们与其要以卵击石,倒不如把鸡蛋带出去,到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让蛋孵鸡,鸡再生蛋……”
“好,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地方去!”韩伟不由自主地喊了一声。
这时,一个戴金丝边眼镜的军官,劈头盖脸嚷道:“瞎哄啥!”
“余师长,这小子准是个马屁精。”站在“金丝边眼镜”边上的手握马鞭的军官,讨好地说。
原来“金丝边眼镜”和握马鞭的是师长余洒度和团长苏先骏。韩伟被“马屁精”三个字激怒了,还口道:“现在是革命了,请不要耍军阀!”
“唷!革命?你吓谁啊你!革命,配你说的吗?”苏先骏挥了挥手上的马鞭,“你知道苏维埃革命是怎么成功的吗?是武装起义,进攻大城市,夺取冬宫,赶走沙皇,没听过吧?!”
韩伟也不示弱:“那是苏维埃,不是中国,中国和苏维埃不一样。”
“唷,唷,你反了吧!”苏先骏挥起马鞭朝韩伟打来。
韩伟一边躲闪,一边嚷道:“你是不是革命军军官?”
学校操场西北角的争吵,引起了全场的注意,官兵们都把目光投了过来。正在演讲的毛泽东也停了下来,朝吵闹的地方望去。
毛泽东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第一次去安源路上遇见的韩伟,喊道:“你是韩伟,安源工人罢工时给我送信的小交通员!”
韩伟见毛泽东欲跳下演讲台,便拨开人群,挤到毛泽东跟前,声音洪亮地喊道:“报告毛委员,革命军第一团三营九连一排排长韩伟,前来报到!”
毛泽东连声说:“好,好。”
韩伟说:“萍乡一带,我路熟,让我当前卫吧!”
“好嘛!你就带两个弟兄走前头,送信、传命令、探路吧!”
(摘自《党史博览》2007 年第 9 期)
(文章内容转载自《安源红色家书》,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