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志愿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实践 >> 正文

三下乡 | “风起杨岐”志愿服务团走进清溪下户走访调研,追寻“红”“军”初心

发布日期:2023-07-11    作者:     来源:     点击:

追寻“红”“军”初心

为深入扎根基层沃土,以奋斗实干热情服务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课堂里上好行走的思政大课、民情大课,萍乡学院初等教育学院“风起杨岐”志愿服务团,于7月8日在上栗县福田镇清溪村以下户走访形式展开社会调研,将镜头聚焦军旅人物、红色人物,在感悟社会变革中坚定红色信仰,用人物专访记录“红”“军”初心。

推门即入调民情,围坐寒暄显真心

“风起杨岐”志愿服务团首先进行“普适性”村情民情调研,主要针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分组下户调研清溪村村民日常生活情况,努力做到广覆盖、多主体和细调查。

“快来坐,快来坐,快进我家来聊一聊。”杨定萍老人远远望见服务团成员,便发出诚挚邀请。大家紧紧围坐在杨定萍老人的身旁,倾听杨定萍老人的岁月故事。他通过讲述自身经历,表达了祖国的发展进步对个人及家庭产生的积极影响,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每当问及他们生活上的困难,村民都会向党和政府的大力帮扶表示感谢。简单而赤诚的话语,积极而热情的反馈,是清溪村营造和谐党群关系的有力回应。

七月,清晨阳光照耀在清溪村民洋溢的朴实笑脸上,让志愿服务团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生动展现。清溪村民那双双清澈有神的眼睛中,饱含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应当实现并且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

镜头聚焦诉军旅,青年有为续红脉

在清溪村村委会的积极联络下,“风起杨岐”志愿服务团先后采访了郑绍明、曾祥龙和喻文明等三位红色军旅人物。郑绍明老人于1978年入伍,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担任喷火兵这一危险兵种。郑绍明老人在五年的军旅生涯里共受嘉奖四次,勇立新功,争做保卫祖国的好战士。

年仅18岁的曾祥龙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身怀赤诚,在广西入伍,服务团成员通过采访得知,其家中并无长辈有过当兵经历。他在1984年参与自卫反击战,身受重伤仍不言弃,1986年光荣退伍。曾祥龙先生在访谈中向服务团成员详细介绍了猫耳洞,猫耳洞是他们长期坚守的防御战线,洞外是危机四伏,洞内是炼狱磨人。虽已退伍多年,曾祥龙先生仍与战友保持联系,战友情是一种人间至情,时空隔不断,岁月催不毁。曾祥龙现今在清溪村村委会工作,继续发扬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

喻文明老人于1980年入伍,满怀对部队生活的好奇与期待成为光荣的战士。据他回忆,部队生活平淡且艰苦,可就是如此他也从未产生过退缩的念头。他提到在其部队生涯中班长鞠躬尽瘁、忠实正直。即将退伍之际,他与战友们相互拥抱、难舍难分,这是他军旅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他仍与战友保持密切联系,并在本月相约聚会。在采访过程中,喻文明老人还表示,他支持自己的后代当兵,认为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风起杨岐”志愿服务团通过主题专访记录革命老兵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和焜煌军旅,推动革命精神在青年学子之间赓续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风起杨岐”志愿服务团以村为面、聚焦个体的社会调研为后续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提供基本遵循。在未来,服务团成员将继续在国情社情的深刻变化中感悟祖国伟大变革,以初教情怀践行青春使命!

上一条:三下乡|寓教于乐,用陪伴点亮温暖——七彩假期大学生志愿服务团走进北桥外社区
下一条:三下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平安护夏”志愿服务活动——守一夏平安,护一村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