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最新团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团讯 >> 正文

三下乡|语润田埂传农技 字耕文化育新苗

发布日期:2025-07-06    作者:     来源:     点击:

语润田埂传农技

字耕文化育新苗

为提升冲头村小朋友在实践中运用普通话的能力,7月2日,人文与传媒学院“同心 同语 同行”暑期志愿服务团开展以“语润田埂,字耕文化”为主题的汉字农耕课。

活动中,志愿者刘芬以“田”字字形的演变为切入点,引导小朋友们辨识五谷,有效提高了乡村儿童的文化素养。通过解析“禾”“男”“农”等字的甲骨文构字逻辑,讲解古今农具的发展,组织小朋友们摹写甲骨文、辨识农具、模拟农事动作,小朋友们在互动中领悟汉字蕴含的劳动智慧,激发普通话学习兴趣。随后,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走出教室,走进乡土,参与翻土、播种、浇水等农事环节,在劳动中运用普通话交流,深化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认知。

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志愿者熊雅红带领小朋友们回到课堂,用普通话回顾农耕流程,并引导小朋友在书签上书写甲骨文“农”“耕”,巩固学习成果。为激发孩子们对汉字发展的未来畅想,志愿者展示运用AR技术制作的动态汉字“雨”“舞”,将数字素养培育融入传统文化教学,让汉字活起来。活动最后,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共同学唱民族歌曲《我们的族音》,增进了小朋友们对多元民族文化的理解,丰富了普通话教学形式。活动在悠扬的黎语歌声中圆满收尾。

本次活动以“汉字溯源、农耕实践、数字创新”相结合的形式,有效探索了推广普通话与提升青少年文化素养相融合的实践路径,增强了乡村儿童的文化自信与实践能力,使农耕智慧在数字文明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上一条:三下乡|垭坞夏日安全课,互动实践筑防线
下一条:三下乡|数字反诈,“语”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