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冲头村小朋友们的数字化学习认知和普通话水平,7月1日,人文与传媒学院“同心 同语 同行”暑期志愿服务团围绕“语言+数字”主题,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字化语言课。

志愿者刘洁和蓝菲首先向小朋友们科普了“数字语博”的概念,并带领小朋友“走进”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通过多媒体演示和互动体验,让他们在直观感受语言文字数字化魅力的同时,进一步示范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数字语博进行普通话的学习,丰富了小朋友们学习普通话的形式。为提高小朋友们的数字素养,深化对常用软件的认知,志愿者们设计了互动讲解和问答环节,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在随后的实践环节中,小朋友们用画笔展示了对数字化工具的理解,激发了他们对数字化带动普通话学习的兴趣。

在引领小朋友们充分利用数字化进行普通话推广的同时,网络安全教育也必不可少,志愿者们从数字化应用的特点出发,设计了“病毒软件”和“火眼金睛”的小测试,通过趣味性的题目设置,小朋友们掌握了识别病毒软件的方法,并深刻认识到其危害性。此外,志愿者们还创新性编排了《防诈骗小剧场》情景模拟环节,组织小朋友们两两搭档进行角色扮演,在生动活泼的互动体验中,既筑牢了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又激发了他们对语言文字学习的热情。

此次活动的开展,通过创新的"语言+数字"教学模式,让小朋友们在趣味互动中提升了普通话水平,真切体会到数字化技术赋能语言学习的魅力,更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增强了网络安全意识,为他们的数字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活动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普通话推广工作的创新思路,为构建安全、高效的数字化语言学习环境探索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