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持续扎根乡村,以传统艺术滋养童心,2025年7月2日,萍乡学院外国语学院“萍外星光”志愿服务团在萍乡市莲花县六市乡垭坞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借书法支教和寻墨访宝传递千年文脉。

书法课堂上,志愿者们依托精心准备的PPT,带着孩子们深入汉字艺术长河。从篆书的古朴凝练,到隶书的灵动舒展,再到楷书的方正稳健、行书的飘逸流畅、草书的豪放不羁,一笔一划串联起数千年的书法传承脉络。志愿者还详细介绍了“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讲述王羲之、颜真卿、张旭等书法名家的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书法深厚的文化底蕴。孩子们目不转睛,被源远流长的书法文化深深吸引。他们目光专注,紧紧跟随志愿者的讲解,在书体演变里触摸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于墨香晕染中感受艺术魅力。书写实践时,志愿者们穿梭于课桌间,悉心指导。从握笔姿势的调整,到笔画起收的示范,耐心拆解书法技巧,让孩子们在提笔落墨间,体会书法的独特韵味。孩子们虽笔触稚嫩,却满是热忱,在宣纸方格中认真书写,将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热爱,融入每一笔线条。
在开展书法支教的同时,团队也在村中老人的带领下,共同寻访村中的墨香匠人。在聂政光爷爷家,志愿服务团成员邂逅了篆书的魅力。走访严小山奶奶家时,墙上梅兰竹菊水墨画跃入眼帘,经交流得知,这些是奶奶退休后自学创作的作品。志愿者们围站欣赏,听奶奶分享水墨技法,讲述创作时对“四君子”高洁品格的理解,传统文化在交流互动中,悄然流淌进每个人心里。离别时,奶奶赠予每位志愿者一副自己画的的水墨画,成为这段文化交流最美的纪念。

“三下乡”行程已至第五日,书法课堂的知识传递与村志调研的文化邂逅相辅相成 ,让传统文化传承更具温度。这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书法技艺,更在心底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也让志愿者们深知,传承文化需以多样形式,扎根乡土、贴近生活,让古老文化在新时代持续焕发生机,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城市与乡村的精神纽带,助力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熠熠生辉。